学习“垂线”一节课时,我首先利用两根木条教具演示导入垂线,在引入新课时出示一个由几组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线段组成的图形,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实践,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感受由垂直、平行线组成图形的规矩之美,从而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
本节课内容不仅是让学生会画垂线,理解垂线的特征,还引导学生会判断、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体会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以致用的习惯。在画垂线时,我采用生活中建筑工人运用铅锤检查墙壁是否垂直的情景叙说,在学生正有所思,想得其解时,我抓住时机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引出了本节课的一个知识:“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先让学生随意画一条直线,经过直线上任意点画一条或多条垂线,他们画出了不同方位直线的不同侧的垂线,使学生在兴趣中感悟,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两个条件,即相交成90度角。此时,学生如脱缰野马的思维,已经被老师的所创设的情景牢牢地吸引过来。我于是趁热打铁,安排了第二个知识点:“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对这个知识点学生也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使所有学生都准确地把握垂线的画法。
学生初尝了学习成功的喜悦后,我及时出示几道已知直线改变方向的题目,让学生把刚学到的知识熟练运用起来,在学生跃跃欲试时,我便顺其自然,让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给指定的点和直线画垂线,学生画时轻而易举,在此基础上,我让同桌同学互检准确性,并相互介绍各自的画法,使学生尝试到自我解题的快乐,获得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感觉,到此,学生学会画垂线了,照理这一教学环节应该完了,但这一环节并没有完,我及时引导学生能否换种工具来画垂线,通过学生的研讨归纳出:只要能画出90度角就能得到垂线,得出用直角三角板、量角器、格尺等带有90度角的工具都可以,并分别总结出画垂线的方法,体会用作图工具三角尺画出的垂线比较规范使学生从现象概括出本质,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应先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垂线画法”的探究、发现之旅,学生通过动口交流、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积极主动地投人到垂线画法的探索过程中去,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活动中有所感悟,在感悟中获得知识经验、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带着一种好奇和冲动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不仅理解了垂线的性质,而且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加深了对数学的情感。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敢想、敢问、乐于探索的精神。
![]() |
![]() |
![]() |
![]() |
![]() |